毛泽东书信里的情怀与风范

浏览人次:161 更新日期:2022-08-30 15:42:29

毛泽东在书写。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湖南老家致信毛泽东的亲朋故旧一时间多了起来,有表示祝贺的,有畅叙旧谊的,有反映情况的。还有些人想要沾毛泽东的光,在“朝内”谋个一官半职;想进京到“金銮殿”里风光风光;有的人甚至仗着是毛家亲戚,在家乡翘起了尾巴。毛泽东特别念旧情、念亲情、念友情,百忙之中亲笔写了不少回信,既有温情,又讲原则,体现出深厚情怀和崇高风范。

写信简洁明了,深刻厚重

毛泽东写的信件或者回信非常简短,但很郑重,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一应俱全,十分规范。称呼都很亲切,充满感情。比如,他称湘潭农民郭士逵为“士逵先生”;称族侄毛照秋为“照秋贤侄”;称韶山乡竹鸡村的谭天佑为“天佑兄”;称表兄文运昌为“运昌仁兄如晤”。毛泽东十分繁忙,回信中常常出现“迟复为歉”这样的话语。他更难每信必复,只好变通,代之以“请你替我问候乡里的同志们”。有时甚至在信中夹带信件,比如,他在给房侄毛远悌的信中,就夹带了一封给房侄毛远翔的信“请转交”;他在给房兄和塾师毛宇居的信中说“另纸请交邹普勋为祷”。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无数先烈为着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毛泽东在书信中谈及往事时,既有感伤更有崇敬。他致表兄文运昌信中说:“泽民泽覃均已殉难,知注并闻”;致烈士谭天民的胞兄谭天佑信中说:“天民同志为革命事业牺牲生命,深为悼念”;致族叔、毛爱堂烈士的弟弟毛爱桂,称“这是为国牺牲,是光荣的”;致蒋梯空烈士之兄蒋浩然说:“尊府参加革命工作者甚多,令弟为国牺牲,极为光荣”;致信塾师李漱清说:“李耿侯、李贡侯(李漱清之子)、李德深(李耿侯长子)三人为革命牺牲,均应发给光荣纪念证件,请持此往湘潭县府洽办为荷。”毛泽东认为对烈士亲属要给予照顾,但同时也要求亲属要顾大局、识大体,比如,在致杨开慧的二舅父向明卿的信中,对其侄子向钧烈士表达敬意,但又说:“惟抚恤一事,须统一行之,不能只顾少数,如省委未能即办,先生亦宜予以体谅。”

书信情真意切,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毛泽东长期在外,远离故土,但十分关注家乡变化,牵挂亲朋故旧境遇。他致郭士逵信中说:“先生处境困难,深为系念。”他询问塾师邹春培之子邹普勋:“你家里人口多少,生活困难至何种程度,你自己还能劳动否,便时尚望告我。”他对族侄毛照秋说:“你父亲旭梅健在,甚慰。请你代我致问候之意。”他询问表兄文涧泉:“唐家圫现在尚有多少人,有饭吃否?十哥、十七哥还在否,便时请你告我。”他对族叔毛逸民说:“感谢你详细地将乡里情形告诉我。”“可以常常来信,告我以乡中情形。”遇到亲朋故旧生活窘迫时,毛泽东会及时给予接济,对房兄、塾师毛宇居十分敬重和信任,常委托他帮助办理一些乡里之事。毛泽东给毛宇居的信中说:“乡间情形,尚望随时示知。邹普勋(亨二)如十分困难,病情又重时,如兄手中宽裕时,请酌为接济若干,容后由弟归还。”

旧中国一穷二白,新中国百业待兴。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艰难,毛泽东尽量给予帮助,但同时更希望亲朋好友依靠集体,积极生产,攻坚克难。他给韶山韶新村人邹庚鹏的信中说:“乡里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大家努力生产,会慢慢好起来的。”他给族侄毛照秋的信中说:“家中困难,应在土地改革后在生产中去陆续解决。”他致族叔毛逸民信中说:“乡里贫苦人民生活困难,烈士家属更加困难,暂时只好忍耐一点,待土地改革后就可能好一些了,那时人民政府也可能给人民以一些帮助,例如贷款等,人民就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生活。”他期望远房叔父毛桂昌:“你家生活,应在土地改革中听候当地人民政府酌量分配土地,从努力生产中求得解决。”

毛泽东收到的来信中,有一些是反映地方工作部门工作情况的。他曾对秘书说:“可以作为材料收集起来,当作参考,但不要往下传,不直接处理,免得下面无法工作。”他致信姑父的侄儿贺晓秋:“所说各项工作缺点,应当改正。如有所见,尚望随时告我。”他致信毛泽覃原配赵先桂的堂兄赵浦珠:“乡间减租土改等事,弟因不悉具体情形,未便直接参与,请予当地人民政府诸同志妥为接洽,期得持平解决。”他对表兄文南松说:“你说乡里缺粮,政府不发,不知现在怎么样?还是缺粮吗?政府一点办法也没想吗?来信时请详为告我。”

回信儒雅得体,把握分寸

老家来信中,要求安排工作或者来北京的诉求最多。毛泽东一再予以推辞,勉励他们安心本地工作或依靠当地部门合理解决,尽量不要跑北京。毛泽东对郭士逵说:“工作问题,仍以就近设法等候机会为宜,不宜远出省外,徒劳往返”;对远房叔父毛贻华说:“工作事尚望就近设法解决,我现在难于为助,尚祈鉴谅”;对表兄文涧泉说:“文凯先生宜在湖南就近解决工作问题,不宜远游,弟亦未便直接为他作介,尚乞谅之”;对表兄文南松说:“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有所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对房侄毛远翔:“你应在湖南设法求得工作,不要来北京,这里人浮于事,不好安置”;对原配罗氏的堂兄罗石泉说:“在地方上做些有益于人民的工作较为适宜,不必来京”;对私塾同学郭梓材说:“北京人浮于事,吾兄工作问题,还以就当地熟悉吾兄情况的人筹谋解决,较为适宜。愚见如此,尚祈斟酌”;对韶山乡朝阳村人郭耿光说:“工作问题,以就近和熟悉先生之人筹商解决,较为适宜”;对烈士梁泽南之女、毛泽建养女陈国生说:“望你在湖南设法求得工作,不要来北京。”

人总有三亲六故,毛泽东也不例外。毛泽东重感情,知恩图报,但十分注意把握分寸,从不拿原则做交易。毛泽东曾对秘书说:“我现在当大官了,如果翻脸不认人,人家就会说共产党无情无义,何况有些人过去还帮助过我,帮助过我们党呢。如果有求必应,那就成了国民党的样子了。我们共产党如果像蒋介石他们一样搞裙带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久而久之,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垮台。”毛泽东的回信语气平和,语言朴实,道理朴素,没有居高临下的口吻,也没有空洞无物的说教。毛泽东的做法貌似不近人情,却彰显了一代伟人对故乡亲朋的拳拳之心。

来源:共产党员网



<上一篇:建设高素质人民公仆队伍 锻造新时代治国理政中坚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务员队伍建设工作综述下一篇:95后社区网格员的“大白”生活>

声明:
1、本站文章内容仅代表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未经授权,本站所有图文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本站培训均由专人负责并签订法律合同,若遇冒充本站乱收费行为,请及时与本站官方反馈。举报邮箱 337599110@qq.com。

  • 学习心得
  • 培训案例
  • 合作机构
  • 我刚看过

红色革命干部教育培训中心
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教育基地
咨询电话: 400-025-6988
联系地址:中国南京市和燕路289号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扫码入群咨询
全国培训方案
免费提供报价
解决棘手问题
线上线下课程
专业正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