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史“教室”。让遗址“发声”,让文物“说话”,富源县依托丰富红色资源优势,深挖“红军洞”“一根拐棍”“一枚铜元”等民族团结进步“基因密码”,有机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旧城山红色文物收藏馆通过实物展示、实景展现、实效讲解等多维度协同,通过光、影、声、电等新技术多方式融合,让红色精神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增强展陈沉浸式体验,让各族群众深入了解红军长征途中的民族团结故事。墨红镇在富源县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遗址上,建成了普冲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设置红色文化展览馆、党风廉政文化展厅等,为各族干部群众追寻红色足迹、学习党史提供空间载体。大河镇推进“农旅文”融合发展,在老红军张绍清故里起铺村,建成红色文化展览馆、农事体验馆、乡愁驿站,被列为省级党史学习教育体验活动示范线路之一。
开发红色“教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纳入党员学习培训必修课。深挖本土红色资源,编印《富源红色记忆》,将特色课程《红色富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作为专题辅导。开发《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长征精神》《风雨革命路 一生长征情》《民族团结同追“梦”》等精品微党课,让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有收获、出成效,推动党员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走“新”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