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田县城一路向西,经过20分钟车程来到托格日尕孜乡,你会看到一座醒目的土黄色建筑,当地人会骄傲地告诉你:这里,就是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分陈列馆和故居两部分,陈列馆内有5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资料、10多幅绘画和60多件库尔班·吐鲁木生前实物。馆内还有声像室,可容纳70多名观众观看影像资料。20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想要骑着毛驴上北京见毛主席的佳话传遍神州大地。如今,在库尔班大叔的家乡,这座以老人名字命名的纪念馆,每天参观者络绎不绝。
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 进入院中,南侧那台红漆斑驳的拖拉机,将人们的思绪瞬间拉回到60多年前。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说,这台拖拉机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是1958年我的曾外祖父库尔班·吐鲁木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后,毛主席委托有关部门向托格日尕孜人民公社赠送的拖拉机。可以说这台拖拉机为我们于田县当时的农业生产增添了力量,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支撑,让各族人民投入到火热的生产生活中。拖拉机旁就是我的曾外祖父库尔班·吐鲁木故居,也是纪念馆的前身。” 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毛主席接见库尔班·吐鲁木”的巨幅画像。展厅右侧,一尊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的雕塑惟妙惟肖;展厅四壁上,一组浮雕再现了库尔班大叔和于田各族乡亲们过上美好生活、发自内心感党恩的情景…… 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吐鲁木后人的回信,陈列在展厅中,字字句句,饱含深情,更蕴含着殷殷嘱托。如克亚木·麦提赛地:“2017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我们全家的回信中,勉励我们同乡亲们一道,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新疆更加美好的明天。”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自豪地说,在她家里,有两件‘传家宝’,一件是毛主席接见曾外祖父的照片,另一件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如今,这两件‘传家宝’也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如今在于田县,以库尔班·吐鲁木生平事迹为主题的纪念馆成为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我是听着曾外祖父——库尔班·吐鲁木的故事长大的,现在我是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的讲解员,给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讲述曾外祖父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讲述家乡民族团结的典型事迹。就像曾外祖父当年多次向中央写信,表达他的感激之情,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我的手中。” 在纪念馆二楼的展厅里,一个颜色斑驳的大木箱,就是库尔班感恩之情的最好见证——当年,他把精心准备的杏干等装进这只箱子,寄到北京。由于中央有规定,不能接受群众的礼物,这只箱子又被退回来了。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当时我的曾外祖父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去看毛主席,让他尝尝我们新疆,我们于田县的丰收果实。怀着这样的想法,我的曾外祖父把果园里最好的瓜果摘下来,准备随时带给毛主席。” 如克亚木·麦提赛地边说边指着展柜中一个已经发黄的信封,向我们讲述了背后的故事:“当年库尔班大叔的事迹被报道后,全国各地的人们深受感动,寄给大叔的信件像雪片般飞来。这是当年山西省临汾一中的学生寄给大叔的一封信。2017年,一位山西援疆干部在纪念馆参观时,惊喜地发现,这封信是自己的母亲当年执笔寄来的。那位援疆干部感慨,库尔班大叔的精神永不过时,激励着前辈,也指引着后人。我们要树立伟大的爱国情怀,在援疆的岗位上争当先锋、建功立业。” 自从2016年11月7日开馆以来,每天有300到500人到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参观。2017年纪念馆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景点、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1年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当年,库尔班大叔告诉乡亲们:‘新疆离北京虽然远,但只要我的毛驴不倒下去,总能走到。’今天,我想告诉全世界,新疆距离首都北京虽远,但新疆各族人民的心始终与习近平总书记、与党中央紧紧贴在一起、紧紧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