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江南红村)

长兴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太湖西南岸,襟带苏浙皖三省门户,是著名的“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抗战后期是新四军苏浙军区的指挥中心。

1943年秋,日寇大肆进犯苏浙皖边区,国民党守军不战而退。为牵制敌人,配合解放区正面战场作战,党中央和新四军军部命令王必成旅长、江渭清政委率领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由苏南向苏浙皖边区挺进,开辟郎溪、广德、长兴敌后抗日根据地,部队驻扎在长兴县槐坎乡、白岘乡一带。遵照党中央关于“为准备配合盟军在东南沿海登陆,华中新四军……应以南下为主”的指示,1944年12月26日,粟裕率领新四军一师主力由苏中渡江南下。

1945年1月6日,粟裕率部到达长兴与十六旅会合,于1月13日成立苏浙军区,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皖南的抗日斗争,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设槐坎乡仰峰村。苏浙军区成立后,新四军积极向浙西日伪据点发起进攻,建立了浙西抗日根据地,使之成为全国十九个大的抗日根据地之一,为抗战胜利及“双十协定”签定作出重大贡献。期间,新四军还先后在长兴建立苏浙公学、银行兑换所、兵工厂、修枪所、被服厂、鞋子厂、后方医院、报社,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被誉为“江南小延安”。 至1945年10月,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奉命北撤。

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址群是以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为中心,星状分布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长兴县槐坎乡和白岘乡共17外:槐坎乡爷峰岕有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沈家大院),粟裕宿舍和办公室,新四军苏浙军区政治部(韩家),供给部(曹家),温塘村有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司令部,台基村有苏浙公学,桥下村有中共长兴县委、长兴县抗日民主政府,石臼村有兵工厂,东风村有方司令、谭司令北山园住所。白岘乡茅山村有新四军后方医院疗养所,尚阳村有苏南区行政公署,丁岕有鞋厂,横岭岕设被服厂,水曲岕有修枪所,缠岭有《苏南报》社和庄头村的编辑部等旧址,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纪念馆室原系清咸丰年间民宅,整座建筑大小共46间,规模恢宏,布局紧凑,构造精致,雕饰华丽,建筑艺术融文学、绘画、戏剧、雕刻、书画为一炉,体现了清代民宅徽派建筑古朴、庄严、典雅的艺术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的建筑文物、环境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和有力保护,尤其是老区人民以拥有革命旧址为荣,精心保护旧址原貌。1961年,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群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4月15日,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长兴温塘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旧址保护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1976年,成立文物保管所并对外开放。

1984年2月5日,原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逝世。同年4月26日,粟裕亲属遵照粟裕生前的遗愿,将其部分骨灰撒在槐坎温塘广场,并立纪念碑。塑粟裕半身遗像,叶飞题字为“军民团结,无往不胜”。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分前后两进,四面高墙的两层楼房,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馆内有接待室、休息室3个150平方米,文物库房100平方米,展厅1000平方米,陈列着新四军发布的文告、作战笔记、军用地图、作战武器、战利品、医疗器械、《苏南报》、红军银行纸币、烈士遗物、生活用品等,陈列照片1000余帧、文物920多件。

纪念馆先后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2001年6月25日,作为重要历史见证的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含15个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一纵队司令部旧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件珍贵的老物件,它初看很不起眼——一段中心镂空的原木,表面夹杂着岁月的斑驳和烟熏火燎的痕迹;细看介绍文字,却是极不寻常,原来它是国家一级文物——抗战时期新四军兵工厂鼓风冶铁铸锅的大风箱。

1943年秋,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根据党中央“发展东南、准备反攻”的战略方针,从苏南出发,挺进长兴(今属浙江湖州)开辟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之后,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主动出击,坚持抗战,取得了以长兴战役、泗安战役等重要战役的胜利。浙北地区的日伪势力遭到沉重打击,新四军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根据地得到了巩固。

其间,由于国民党当局坚持反共立场,从多方面阻断了新四军的军费和物资供应渠道,新四军就自力更生,采取前方作战缴获、后方自办工厂的办法,解决枪弹等作战器物的供应问题。

为坚持抗战,1944年,新四军苏浙军区在长兴设立兵工厂,不但武装了部队,也武装了根据地军民的力量,更在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初期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兵工厂设立后,由于条件有限,没有先进的设施设备作为技术支撑,只能土法上马,如何提升和保持炉内的温度以保障冶炼的质量成了最大的难题。后来,部队通过多次走访,借用了槐坎老街一家锅行店铺的大风箱作为新四军兵工厂鼓风冶铁铸锅的重要工具。

这只大风箱是由整根木头雕空而成,内膛长2米,高38厘米,宽50厘米,中间有一个直径约7厘米的丁字形推拉杆,通过推拉,将压缩空气送入炉膛。由于鼓风量很大,需要四位壮汉同时推拉操作,在强劲风力的作用下,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炉内竹节炭升温,把大件的铁块烧成铁水。一炉铁水,浇铸后可以制作30多枚手榴弹。当年,石臼村的民兵队长曾带领着8名村民轮班,日夜不停地拉动这只大风箱,为兵工厂源源不断制造出枪支弹药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5年10月,新四军苏浙军区奉命北撤,这只大风箱就一直保存在仓库里。1976年,新四军苏浙军区文物保管所在筹建苏浙军区革命斗争史迹展览时,通过当地政府征集了这只大风箱。1955年11月2日,新四军苏浙军区兵工厂大风箱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铭记历史于心中,才能更好地珍视眼前的和平。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给每位来参观的人都留下了红色的记忆,内化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外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学习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知与行的合一。


浏览人次:1905 更新日期:2021-07-19

<上一篇:现场教学《习仲勋的人格魅力》下一篇:小南京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

声明:
1、本站文章内容仅代表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未经授权,本站所有图文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本站培训均由专人负责并签订法律合同,若遇冒充本站乱收费行为,请及时与本站官方反馈。举报邮箱 337599110@qq.com。

  • 学习心得
  • 学员风采
  • 培训案例
  • 相关推荐
  • 合作机构
  • 我刚看过

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咨询电话: 400-025-6988
联系地址:中国南京市和燕路289号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扫码入群咨询
全国培训方案
免费提供报价
解决棘手问题
线上线下课程
专业正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