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郎德村,又名郎德上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郎德镇北部,村域面积5.5平方千米 [1-2]。
上郎德村地质疏松,地貌以山地和河谷为主主要为深切割的中山、次为低中山和高中山的地貌特征。河的东南方向是郎德上寨,河的东北方向是包寨,形成两寨隔河相望的格局,村内有古城墙、古井等文物古迹和郎德上寨古建筑群、奥运圣火步道等风景名胜 。
2012年12月17日,上郎德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落历史
雷山境内苗族游民来至中国东部,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就从山东、江苏一带向安徽、江西移动,以后再沿南岭山脉移动到达广西,又沿都柳江北上。
唐宋时期,苗族游民到达榕江一带长期经营,后来人多地窄。
元明时期,苗族游民分批分期进入雷公山地区,沿巴拉河流域,开山造田,辟土建寨。
早年,上郎德村先民住在寨后山梁上,明朝年间搬到山麓。
上郎德村解放前均属于报德乡所辖。
1984年8月3日,社改乡之后改为朗德村委员会,辖朗德、岩寨、也公、也角四个自然村。
主要景点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
郎德上寨古建筑群由上郎德村所管辖,建于元末明初时期,涵盖有民居建筑、公共建筑等,包括杨大六故居、三耳间吊脚楼民宅、五开间带耳房民宅等民居院落和保家坛、天桥等公共建筑 。
2001年6月25日,郎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御清桥
御清桥,苗语称“腊略九”,意为“大陆桥”,以杨大陆率领苗民抗御清军而得名,位于上郎德村前望丰河上,为一座长36米,宽4.34米的风雨桥。原为撑架式木梁桥,历经多次维修,现今于拱桥面上加建木结构长廊,廊之两侧各安九条“斗安息”(美人靠)。御清桥连接上郎德村前308国道与对面干育山,使得村寨风光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走过御清桥可以看到大片观光稻田,并且可以沿着河流欣赏整个村寨风景 。
2001年6月25日,御清桥随郎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奥运圣火步道
2008年6月13日,北京奥运圣火在郎德镇传递,第一站便是上郎德村,当时为奥运圣火传递需要,后为村民日常使用通道,圣火步道沿着杨大陆桥往下走,可直到凯里。
2012年,由于发了一次特大洪水,圣火步道被冲毁 。
杨大陆故居
杨大陆故居位于上郎德村老铜鼓坪南侧,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式,是村寨内历史最悠久的一栋传统建筑,该建筑已经过全面整修,现状条件良好,改建为杨大陆博物馆 [。
2001年6月25日,杨大陆故居随郎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