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2022年夏季罕见的连续高温天气对于广大户外工作者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的社区实践,用好用活“两新”党建服务阵地,让一线工作者共享幸福生活,2022年7月,在户部巷特色街区综合党委的引领下,武昌区中华路街道户部巷社区发挥“江城蜂巢”扩大效应,汇聚户部巷商会、共建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等多方力量,开展“爱心冰箱”公益服务活动,为户外工作者免费送冰饮,表达对奋战在高温下的环卫、城管一线劳动者和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的关怀与问候,积极探索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新路径。
二、主要做法
(一)多方协助,“江城蜂巢”交出接力“第一棒”
积极号召,发挥“江城蜂巢”扩大效益。中华路街道户部巷社区位于著名的户部巷特色街区内,人气鼎沸、美食云集,大量快递、外卖从业者每天穿行在街头巷尾。2021年初,社区打造夏可避暑冬可取暖的“江城蜂巢”,配备微波炉、冰箱、热水壶和休憩场所,深受“两新”群体、环卫工人、执法队员等户外一线工作者好评。在为大家提供地方之余,社区积极号召,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心一线人员的队伍中,仅2021年,某一中餐厅老板便在夏天熬制了10000多杯绿豆汤,冬天送出5000多杯姜糖茶。
综合党委赋能,拉开爱心捐赠序幕。2022年夏初,面对即将到来的持续高温,仅靠爱心士心送水降温,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一线人员需求。同时,囿于“江城蜂巢”地域位置局限,在街区入口放置一台“爱心冰箱”的想法开始萌动。为推动项目落地,在户部巷特色街区综合党委引领下、三区融合治理特色专委会的推动下,社区迅速联合街道、职能部门、下沉党员、商户企业和群团组织等参与项目实施,以“共同缔造·打造美好生活幸福家园”为理念,宣传号召大家参与到“爱心冰箱”公益项目中。经过一系列宣传发动,中华路街道政协联络委首先捐出了5000瓶饮用水以作表率,在中华路街道政协联络委的支持和带动下,很快又得到了可口可乐公司、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华联超市、佳俊道洁、龙湖物业、武洲建设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支持,不到24小时,“爱心冰箱”项目获赠的饮用水数量便从5000瓶增长到了30000瓶。
(二)互联网助推,扩大爱心辐射面
利用互联网直播,传递暖心正能量。为扩大项目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相继开通网上“慢直播”、“武昌城管”抖音账号,实时播放“爱心冰箱”饮用水的取用情况,向广大网友们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爱心能量。随着“爱心冰箱”冷饮数量上升,爱心辐射面范围从户外一线人员,向社区困难人群、低收入人群等逐步延伸。
指尖传递温度,小爱汇聚大爱。“爱心冰箱”项目启动后,户部巷街区党委集合户部巷社区、户部巷商会、下沉单位、辖区单位各多方力量,号召各界党员及爱心人士通过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媒介传播善举,仅一月时间,网络点击率高达20万。捐赠人士从三岁小朋友到八十岁老党员,从路过顺手捐赠一两瓶到专程而来捐赠几十箱,一场爱心接力赛如火如荼在户部巷就此辅开。
(三)持续发力,社会治理再谱新章
以“爱心冰箱”为圆点,持续打造“幸福1+1+N”项目。通过社区“老街坊茶馆”“户部巷人家”“商居联盟”等平台,引导居民主动发声,献计献策,并在助学、助老、助残、成长帮扶、亲情陪伴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共建幸福社区。发挥1+N网格服务队作用,用齐用足4支下沉单位力量,组建“户小青”、“户部小四郎”志愿服务队60人,开展“党员三亮”挂牌86名,形成的多方力量参与的共建格局,全方位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打破季节局限,传递浓浓爱意。利用“爱心冰箱”志愿服务阵地,与下沉单位湖北省粮食局多次联合举办“科技兴粮兴储 创新有你有我”科普宣传活动,设立粮食科普区、文艺汇演区、粮食科技成果交流展示区、产品展销区等展区供市民参观,现场开展粮油产品鉴别普及粮油知识。丰富居民群众文娱生活,链接辖区社会组织、文艺团队资源,举办“户部巷周周演”,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主动与区慈善总会、户部巷管委会、户部巷商会、辖区单位对接,共谋冬季赠送热饮事宜,促成季节在变,爱心不变的美好景象。
三、主要成效
从打造“江城蜂巢”,到号召商户“夏送绿豆汤,冬送姜糖茶”,再到集结户部巷商圈百余家企业合力共筑,户部巷社区以“爱心冰箱”为圆点,通过搭天网、布地网、建人网,做实“1+1+N”幸福社区项目。随着“爱心冰箱”影响力不断扩大,更多企业及公益人士希望加入爱心行动,陆续有街道社区打来“取经”电话,想在自己所在区域组织发起类似项目。“爱心冰箱”项目先后被新华每日电讯纸媒、人民网湖北频道、长江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