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坝片区结合全村实际,充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特点,挖掘南洋归侨文化资源,统筹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将结合“侨文化旅游度假区”,和“厦门农业休闲与南洋风情综合体验区”精心打造集现代化农业、果蔬生产加工,教育教学、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精品村。
一是营造南洋风尚典范。围绕“一心一环四区多节点”进行规划建设,重点打造特有的归侨文化,提升百利现代农业科技园等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依托独特的南洋风情与乡村风光,建设集现代农业、研学教育、风情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厦门城市“后花园”。推进竹坝片区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提升建设,将南洋风情一条街、归侨史迹馆等特色文化旅游融为一体,打造为侨文化旅游度假区的核心。
二是赋能文旅业态运营。充分挖掘辖区内土地、人文、旅游等资源禀赋优势,按照“政府主导、镇场主体、国资助力、农民参与”的模式,推动特色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打造集农业与研学、旅游、文化、康养、餐饮等产业高度融合的农村产业生态圈。借力“研学实践”和“度假旅游”双核驱动,围绕厦门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配套落地竹坝国贸研学教育基地等项目,加快青少年教育实践、现代科技农业和南洋风情文化等多元业态融合。竹坝的研学体系会设置南洋、闽南两类文化研学课程,有条粽、千层糕、珠光青瓷等手工制作课程,巴厘舞蹈、车鼓弄等观光科普类培训;在竹坝带状公园音乐广场的青岛啤酒屋可沉浸式体验南洋风情;风情长廊及步行街整体建筑和装饰,充满南洋文化;更有改造后的归侨旧居,还原真实的南洋生活;南洋文化商业街可品尝南洋不同国家的特色美食,还有印尼传统手工蜡染体验。
三是推动农旅产业融合。以同安区竹坝片区为核心区,依托厦门百利等重点种子种苗企业,推进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建设。目前竹坝片区引进水果玉米种植园、杨桃种植园、树葡萄种植园、咖啡豆种植园、阳光葡萄园等,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合作形式,引入科学种植计划,创立“坝鲜生”农产品品牌,形成三产带一产促二产,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