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住宅旁有一小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建房占用了张家的空地,家人写信告知宅基纠纷,张英看后回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主动退让三尺,邻居见贤思齐,也退让三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称之为“六尺巷”。后人从中汲取智慧,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成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制胜法宝。
六尺巷;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住宅旁有一小块空地,与吴家相邻,吴家建房占用了张家的空地,家人写信告知宅基纠纷,张英看后回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主动退让三尺,邻居见贤思齐,也退让三尺,便形成一条六尺宽的巷道,称之为“六尺巷”。后人从中汲取智慧,形成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成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的制胜法宝。
浏览人次:723
更新日期:2024-10-28
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