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自古即为天然良港,是扼守京津地区的海上门户。至清晚期烟台跃为我国北方滨海商贸重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被迫开埠,成为山东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在中西文明的碰撞融合中,烟台城市面貌、经济结构、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呈现出中西合璧的新景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海滨城市。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烟台人民始终站在革命的最前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伟业!
清代晚期,随着海上漕粮运输的发展,烟台成为一个商贸、航运、手工业、渔业兴旺的北方重要海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被迫开埠,列强蜂拥而至,取得了一系列特权,烟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在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抗争中,烟台开始了近代化历程。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此后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各省、各地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统治。烟台是山东革命党人最活跃的地区,并在山东最早取得独立。烟台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开展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胶东地区党组织的发源地和革命斗争的中心。党组织在烟台的建立以及领导工人、农民、学生开展进步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培养了革命骨干,把革命的火种撒遍胶东大地。“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1938年,日军侵占烟台。烟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奔赴抗日前线,组建抗日武装,创建抗日根据地,以鲜血和生命同日寇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烟台人民积极支前、参军、输送干部支援新解放区,援助全国的解放战争。同时在保家卫国的斗争中,取得了政治、外交、军事上一系列重大胜利。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烟台这片土地上就有了人类的繁衍生息。原始先民在山海之间开拓发展、辛勤耕作、繁衍生息,他们所创造的富有滨海特色的史前文化,曾经十分繁荣,是中华远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夏、商、周时期,居于胶东半岛的部族被称为“莱夷”、“嵎夷”,他们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莱夷文化,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国家。莱夷文化经过岳石文化、珍珠门文化两个阶段由盛而衰,渐渐融入两周青铜文化的滚滚洪流中。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发展,时烟台地区经济繁荣、百业兴旺。制盐业、冶铁业发展迅速,铸铜、制陶各业都有精品出现。富庶繁华而又充满神奇浪漫的海上仙乡,吸引着秦皇汉武数次东巡,来到胶东半岛。南北朝以至宋元,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潮低谷错落起伏的时期。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碰撞融合过程中,烟台地区闪现的璀璨亮点在中国文化史中谱写了华丽的篇章。烟台地区地控我国南北海上交通,明清时期是拱卫京畿重地的海上门户,也是国家海防体系中重要防区之一。明初中央政府于此设立备倭都司、卫、所及墩台防御倭寇入侵。清末列强侵逼中国,海疆成为御敌的主要战场,烟台军事地位愈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