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确山县城西30公里处,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陈展面积2200平方米;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群现存房屋182间,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5988件(套),其中国家定级文物1546件(套),其他实物、文献、图片等4442件。
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题写馆名,1958年正式开馆,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国“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先进集体”、“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也是“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旅游标准化示范景区”、“河南省特色文化基地”、“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干部教育基地”等。
素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竹沟地区就建立了党的组织。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这里创建了鄂豫边省委和豫南红军游击队。八年全民抗战爆发后,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1938年2月,党中央、毛主席派彭雪枫来竹沟主持工作。同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驻竹沟。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竹沟设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李先念等从延安先后抵达竹沟,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使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新四军二、四、五师均诞生于此,三、七师的部分骨干也来自竹沟。刘少奇、李先念、方毅、王恩茂、张劲夫等10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理治、刘子久、周骏鸣、任质斌、王国华等80多位省部级干部,徐海东、王震、张爱萍、张震、王恩茂、杨梅生、成均、赵启民、肖望东等120多位将军和200多名地师级干部在竹沟战斗、工作、生活过。
我党在这里通过举办教导队、党训班、青训班等,先后培养党政军干部3000多人,其中党员2200多人,先后向敌后出兵17批共4800多人,组成东进南下的中坚力量,被誉为“小延安”。竹沟的重大作用,激起国民党顽固派的极端仇恨,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反共势力以重兵突袭竹沟,我军民奋起反抗,终因敌众我寡,被迫撤离,敌人惨杀我抗日军民20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惨案”。之后,竹沟地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直至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
建馆近60多年来,先后接待朱镕基、李长春、李克强、汪洋、范长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60多人次,省部级以上干部3600多人次,累计接待观众2.2亿多人次,充分发挥了辐射精神文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传播爱国主义情操,推介老区确山,联系新四军后代和各地新四军研究会的桥梁作用,已成为豫南大地传承红色基因的璀璨明珠。
红色精神在战争时期带领竹沟人民奋起抗争,取得革命胜利。如今这份精神又加入了新的内涵,内化于敢于拼搏的竹沟人身上,成为新时代竹沟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动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偶然机会,北京一家提琴厂从确山招收几十名农民工,老乡带老乡,确山人由此踏进西洋乐器的世界。后来,确山琴师逐渐成为一个闪亮的品牌。”人行确山县支行副行长李卫东说。最新数据显示,这里有提琴企业122家,从业人员2000人。
竹沟镇的提琴,不仅壮大了产业,更带动了村民致富。去年2月底,河南省最后一批14个贫困县集体脱贫摘帽,确山县就是其中之一。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主力红军被迫长征。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漏掉一个”,使苏区党组织损失90%,白区党组织几乎损失百分之百。然而,鄂豫边区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张星江、仝中玉、王国华、周骏鸣等,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艰难岁月里,重建、发展党的组织,创建红军游击队,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开辟了以竹沟为中心的豫南桐柏山区根据地,成为南方8省14处游击根据地之一,为策应主力红军长征,在中原地区建立抗日据点奠定了基础。
“五四”运动爆发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传播到确山,1926年这里建立了党组织。1927年4月,在周恩来同志的关怀下,杨靖宇、张家铎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农民暴动,建立了全国最早的县级革命政权,竹沟党小组负责人李畔林、赵子乐等率领竹沟、石滚河一带3000民众参加了暴动,并建立了竹沟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11月17日,新四军成立,之后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派彭雪枫到竹沟主持全面工作。彭雪枫到竹沟,协助八团队进行了整编。1938年3月,八团队开赴皖东抗日前线。八团东征后,在竹沟设立了留守处。1938年5月底,河南省委由开封迁驻竹沟,竹沟逐渐成为河南抗战的领导中心。
1938年11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在竹沟设立以刘少奇为书记中共中央中原局,并明确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所有长江以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个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所指导。刘少奇到竹沟后,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下,巩固发展了党的组织,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中原地区统战工作,大力发展武装,使竹沟成为中原地区的战略支撑点,被人们誉为“小延安”。
由于竹沟的重大作用,国民党顽固派于1939年11月11日重兵突袭竹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惨案”(又叫竹沟惨案)。惨案后,我党和全国抗日军民以各种形式谴责国民党顽固派的倒行逆施。
“竹沟惨案”后,竹沟地区党和人民继续坚持斗争。1944年7月,新四军五师豫南游击兵团进入河南,迅速打开了汝南、确山、正阳三县的抗战新局面,在竹沟地区孤山冲开辟了根据地,豫南游击兵团改编为河南挺进兵团,并在孤山冲成立了豫鄂皖湘赣第四地委、行署和军分区,为开辟豫中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45年1月17日,王震、王首道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抵达孤山冲,与河南挺进兵团胜利会师。抗战胜利后,第四地委、行署、军分区和竹沟地区广大人民配合中原军区部队打响了桐柏战役,取得了中原突围的胜利,为全国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