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在洛阳市南关贴廓巷,有一座坐南向北的清代庭院式建筑,古朴典雅,宁静幽邃,这就是洛阳市重要的革命遗址——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又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这是我党我军于1938--1942年间在国民党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洛阳设立的一个公开的统战机构。它与西安、武汉、重庆三个八路军办事处一样,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它可以开展对国民党军队上层的统战工作,动员广大人民起来抗日,其对中国革命事业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将永远列入我国革命史册,永放光芒。
1938年春,日军为连结华北与华中战场,发动了一系列攻势,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在河南,日军占领黄河以北,随时有可能渡过黄河。洛阳是个军事重镇,又是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所在地,达官显贵、军政要人及抗日团体、进步组织云集。我党中央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加强国共第二次合作,便于开展对国民党军队上层的统战工作,决定在古都洛阳筹建“洛八办”。
1938年7月,党中央在延安开始了“洛八办”筹备工作。滕代远、罗瑞卿推荐军委统战部的负责人刘向三担任办事处的处长。8月,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兼统战工作委员会主任彭雪枫以八路军总部少将参谋长的身份来到洛阳,向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提出我军在洛设立办事处的要求。同年十月,刘向三与五十多位同志到达洛阳,并带来了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签署的公文和中共中央负责统战工作的林伯渠同志写给程潜的信。程开始不同意,后经我方据理力争,程勉强同意我党在洛设立一个通讯处——“八路军驻洛通讯处”。不久,卫立煌接任一战区司令长官,同意把通讯处改为办事处。这样,“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洛办事处”正式建立。
1942年初,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由蒋介石亲信的反共分子蒋鼎文接任,他一到任,即下令撤销“洛八办”,形势一下恶化。鉴于办事处无法继续存在下去,经请示后,“洛八办”分两批撤离洛阳,部分同志到“西八办”,后转回延安。 “洛八办”自1938年冬成立,到1942年初撤离,前后共坚持了三年半时间。尽管时间不长,但成绩非常大。
走进洛八办,迎面而来的是一口水井,这口井原是庄家大院后院的水井,洛八办驻入以后,水井为军民公用。1942年,洛八办被迫撤离时,这口井发挥了重大作用。撤离前,为躲避特务搜查,工作人员把一些不便携带的军用物品及各类证明身份的盖章等物件悄悄投到院内的水井中。到了七十年代,当地居民陶井时在井底意外发现了这些文物。后经文物部门再次发掘,共清理出抗战文物120余件。其中,10枚证章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文物也奠定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建立的基础。
通过台阶来到了中院,中院分别是电台室、刘少奇住室、救亡室、警卫排和交通科。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刘少奇住室和救亡室。我们了解到,在1939年的1月、4月以及9月,刘少奇同志三次来到洛八办都是在这间房屋居住的。1939年1月21日刘少奇化名胡服与彭德怀一起从渑池来到洛阳。在洛办事期间,他整理撰写了《论共产党的修养》。4月份刘少奇在回延安参加会议途中再次来到洛八办,这期间亲自安排身份暴露的地下党人员转移。同年9月刘少奇第三次来到洛八办,当时正值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前夕,针对逐渐恶化的国共关系,刘少奇在洛八办主持召开了豫西省委扩大会议。虽然刘少奇同志三次来到洛八办的时间都不长,但对贯彻和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党组织在豫西的发展和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洛八办在革命文物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座座的展厅,一件件的革命文物,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在“洛八办”的工作人员那种无所畏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