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群山云雾缭绕,风景清幽。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南人民抗战指挥中心,被称为“苏南小延安”。李巷离南京不到100公里,离敌、伪、顽“心脏”可谓“近在咫尺”,从抗战初期直到抗战结束,始终是新四军顽强的战斗堡垒。无论战斗多么残酷,形势多么艰险,李巷堡垒“从未失去”。数十年来,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仍然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树立在李巷的红色精神坐标,从未消失。
李巷村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抗战时期,这里是中共苏皖区委、苏南行政公署、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等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驻地,是苏南抗战指挥中心,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陈毅、粟裕、谭震林、江渭清、钟国楚等新四军高级将领曾在此战斗、生活过。同时,抗战时期李巷村成立了溧水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李巷村周边的自然村仍保留着许多红色遗址,如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旅部医院、兵工厂、被服厂等旧址。
李巷村的任生安老先生是退伍军人、退休教师,他的大伯、村里的左邻右舍都曾是当年的游击队员。童年的记忆,就是大家缠着游击队员讲打仗的事,十几个男孩子出去玩都迈着行军步,口中喊着“一、二、三、四”。每到夏天,纳凉的夜晚就成了红色“故事会”现场,听老游击队员津津有味地讲着新四军打仗的故事,以及老百姓如何省下自己的口粮给借住在家里的新四军战士吃,怎么听也听不够。
“讲李巷故事”,是任生安从小在心里种下的“种子”,如今他又把它播撒出去。从20多岁时,他就开始为小学生、村民、游客讲李巷故事。退休之后,他几乎成为职业讲解员、李巷代言人,每年讲课150-170节。由于他肯动脑筋、讲解生动,请他讲课的听众和团体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经常要排队预约。
前来参观的游客往往都会从“红色李巷”标识沿着青石路往前,踏进旧居旧址,听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建筑和物件“诉说”峥嵘岁月的声音,体悟“小李巷”里的“大历史”——1938年,新四军进驻溧水,李巷曾作为苏南新四军无数抗战指令和苏皖区党委政令的发出地。1941年至1943年间,中共苏皖区委、苏南区行政公署和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等苏南党政军首脑机关转移到溧水,李巷成为苏南抗战的重要指挥中心,是陈毅、江渭清、钟国楚、梅章、李坚真等5位新四军领导人生活和战斗的主战场。
陈毅、江渭清、钟国楚等新四军将领来到溧水后,就住在李巷的村民家里,并与村民结下深厚情谊。钟国楚是抗战时期在溧水战斗时间最长的新四军将领,他来到李巷后,就住在村民李子发家。为了保守党的秘密,李子发的妻子曹福英不畏日伪军的严刑拷打,在寒冬腊月跳入刺骨冰河,用生命阐释了对新四军的热爱。钟国楚戎马一生,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他始终对溧水饱含深厚感情,生前遗愿要把溧水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1996年逝世后,钟国楚被安葬在溧水中山烈士陵园。
“红色李巷”提档升级以来,新建了“四史”教育馆、精神谱系馆、英雄人物馆、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通过图片、文字、3D场景等形式回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讴歌党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
现在的“红色李巷”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苏省委党校党性教育基地、江苏省四星级旅游村,江苏省水美乡村示范村、江苏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江苏省文明村。李巷“走红”,正是以红色资源“领跑”乡村振兴,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片土地上孕育的红色文化,也成为村民家门口的“精神宝库”,为培育文明乡风提供了最有养分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