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博物馆(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

寿县博物馆

寿县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舍介绍 原馆址设在寿春城内东北隅江淮名刹——报恩寺内,于2004年元月迁至新馆,新馆坐落在寿春城西大街繁华地段,与孔庙相邻。新馆占地近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58平方米,陈列面积2600平方米。新馆于2006年5月1日正式对外试开放。分7个专题,共设11个展厅,分别为楚都遗珍、晚蔡履迹、楚墓撷宝、汉魏流韵、璀璨文物、淝水之战、翰墨流芳、彩瓷缤纷、古窑之光、宗教艺术,较全面地展示了寿州大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1]

馆藏作品 寿县博物馆

是以收藏寿县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主为,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同时亦兼藏近、现代传世文物和革命文物为辅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的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各类藏品一万多件(套)。其中一级品162件(套),二级品163件(套),三级品1443件(套)。收藏的 “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牺首鼎、楚金币以及金棺和银棺等,都是镇馆之宝,尤其是青铜器和楚金币的收藏是馆藏文物一大特色。

展览与藏品 展览与藏品 勾连云纹玉瑗 战国文物。外径4.2厘米,孔径1.5厘米,厚0.3厘米。 寿县寿春镇南关村西圈墓地出土。

嵌松石镂空龙纹金带扣 汉代文物。长9.2厘米,宽7厘米。 寿县寿春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工地出土。

楚王熊肯釶鼎 战国文物。高38.5厘米,口径55.5厘米 1933年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楚王墓出土,楚王熊肯釶鼎方耳外折,直壁,平底,蹄足。腹饰凸弦纹,足根作兽首形。口沿外壁有铭文12字:“楚王熊肯作铸釶鼎以共岁尝”。青铜器中的匜,往往自铭“也”或“釶”。此鼎有流,故自铭“釶鼎”。“楚王熊肯”经考证为楚考烈王。

青釉双系壶年 汉代文物。高36.4厘米,口径14.2厘米,腹围89.5厘米 寿县三觉镇瓦房出土。

绿釉楼阁式陶厕 汉代文物。高36.3厘米,长34.1厘米,宽32厘米。 寿县迎河镇张李出土。

基本陈列 播报 《楚都遗珍》《汉魏流韵》《翰墨流芳》《古窑之光》《宗教艺术》《彩瓷缤纷》6个专题馆,共11个展厅,陈列面积约3600平方米。《楚都遗珍》《汉魏流韵》两个专题展,是该馆基本陈列中的核心部分,展出大量珍贵的楚国文物,通过精心的艺术设计,详实的文字说明,清晰的插图版面,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砂盘模型和声、光电等现代科技辅助展陈手段,浓墨重彩的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寿春楚文化的风采;同时展示了寿县从春秋战国至魏晋这段最辉煌的阶段,较全面地反映了寿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珍贵藏品 播报 “越王者旨于赐”剑 战国时期越国青铜兵器。1996年1月出土。剑通长54.5厘米,剑格两面有用绿松石镶嵌的鸟篆“越王越王者旨于赐”八字铭文。 “郢爰”、“金”楚国金币 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流通的黄金称量货币。金币略呈龟版状,正面钤有16至22枚不等方形或圆形的“郢爰”、“金”印记。大块完整的重量一般在250克至280克之间,含金量在98%以上。 金棺 北宋。同出的有套放在金棺外的银棺和盛放于金棺内的舍利等。金棺重91.5克,用五块金片模压成浮雕状纹样,再经钤凿刊刻等多种工艺程序处理细部后,用金丝穿成棺状。棺周围饰缠枝牡丹纹样,棺底钤凿有阴文“重佛舍利”四字。工艺精湛,玲珑剔透。


浏览人次:1140 更新日期:2023-08-30

<上一篇:共和国摇篮景区下一篇:三里沟抗日纪念园>

声明:
1、本站文章内容仅代表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未经授权,本站所有图文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本站培训均由专人负责并签订法律合同,若遇冒充本站乱收费行为,请及时与本站官方反馈。举报邮箱 337599110@qq.com。

  • 学习心得
  • 培训案例
  • 相关推荐
  • 合作机构
  • 我刚看过

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咨询电话: 400-025-6988
联系地址:中国南京市和燕路289号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扫码入群咨询
全国培训方案
免费提供报价
解决棘手问题
线上线下课程
专业正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