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博物馆成立于1973年5月8日,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海州地志文物陈列室。2006年迁至现址(海州区朝阳东路68号),新馆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免费向公众开放。截至2025年,馆藏文物超1万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19件/套,涵盖青铜器、陶瓷、玉石、简牍等类别。
馆藏珍品
汉代湿尸凌惠平:2002年出土的西汉晚期女尸,保存完好,为长江以北首次发现,被誉为全国第三具汉代湿尸。
西汉圆雕和田黄玉猪:汉代陪葬玉器,采用和田黄玉雕刻,造型生动,为镇馆之宝。
尹湾汉墓简牍:中国最早的郡级行政文书档案,记录西汉兵器库详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北宋海清寺阿育王塔文物:包括银函、石函等佛教艺术精品,展现宋代宗教文化与工艺。
常设展览
《文明之光照连云》:以历史脉络为主线,分“洪荒郁洲”“东夷文明”“秦汉雄风”等五部分,展示旧石器至明清的文物精华。
《彦涵美术作品展》:陈列连云港籍版画大师彦涵的300余幅捐赠作品,涵盖抗战、土改等主题。
《西游记文化展》:结合花果山传说,展示《西游记》成书背景及与连云港的渊源。
《千古之谜——凌惠平》:以湿尸为核心,呈现汉代生活场景与未解之谜。
四、特色活动与临时展览
近期热点:隋朝耀州窑镇墓兽因撞脸网红“听泉赏宝”走红,吸引大量游客打卡,并推出冰箱贴、毛绒玩具等文创产品。
特展案例:
《传金宋宝——宋代江南社会与生活》:展出金银器、瓷器等133件文物,展现宋代风雅生活。
明清佛造像特展:精选铜造像,反映佛教艺术与本土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