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1895-1937),字绍仲,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西李家庄人,是河北籍参加长征的最高级别红军将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大革命时期在西北军任职,参加了北伐战争。1931年12月,与赵博生、季振同等领导宁都起义,率领17000多人,携带8部电台、20000多件轻重武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五军团军团长、红五军军长、中央执行委员、中革军委委员等重要职务,被毛主席称赞为“坚决革命的同志”。在中央苏区,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和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屡立战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篇章。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中,他率领红五军团担任后卫,多次完成阻击敌人的任务,所部荣膺“铁流后卫”称号。长征胜利后,奉命率部进军河西走廊,浴血奋战。1937年1月20日在甘肃高台血战中壮烈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出了宝贵生命。
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坐落于新河县城内迎宾街西、新华路北振堂公园内,是董振堂纪念设施的一部分。董振堂事迹陈列馆2005年开始筹建,2006年10月26日省委省政府在此成功举办全省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暨董振堂事迹陈列馆和铜像落成揭幕仪式,原空军副司令员王定烈、谢觉哉夫人王定国、李先念夫人林佳楣参加了揭幕仪式。董振堂纪念设施是为纪念红军早期高级将领、宁都起义主要领导人之一——董振堂将军而建,主要包括事迹陈列馆、铜像、广场、碑林、故居和墓地等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