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

“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事件及其纪念碑

1947年5月14日,中共防城县党组织领导各族人民,乘国民党正规军北调,钦防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在群众基础较好、游击活动较早、武装骨干较强的防城县三波、光坡、企沙三个乡镇及沿海一带,在防钦农民翻身部队的支援和配合下举行了有800多人参加的“三光企”起义。是日,防城县三波、光坡、企沙等地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200多人以及参加起义的光坡乡自卫队20多人,汇集在光坡小学,由从广州赶回来的光坡籍革命先驱者刘镇夏宣告“三光企”武装起义,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揭露国民党的罪恶,号召群众积极支援队伍,以英勇作战的精神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当晚,起义部队召开了1000余人的群众大会,会上宣布成立“防城县农民翻身独立大队”,由刘镇夏任大队长,苏就芳任政委,杨立任副大队长。随后,打开光坡、三波乡公所粮仓,赈济当地贫苦农民,处决民愤大的地主恶霸,催促当地乡镇自卫队缴械投诚。接着,组织防城中学、防城简易师范学校进步师生和防城、江山一带群众参加起义行列,六、七天时间,起义部队发展到800多人,拥有轻机枪6挺,长短枪700多支,组织四个连队,一举摧毁三波、光坡、企沙三个乡镇政权,使纵横70里的企沙半岛及两滨海峡,到处是农民翻身队的旗号。5月23日晚,起义部队夜袭防城县城的设防森严、居高临下的守城制高点——狗岭炮楼,歼灭守敌一个分队,缴获重机枪1挺和长短枪10多支。29日,乘船过海奔袭江平,攻破镇公所和街心坡楼,毙敌数人。6月6日,攻破地方武装坚守的江山乡公所后,推进华石外围,联络派进华石镇担任镇长的地下工作人员颜储龄组织自卫队反戈起义,组建农民翻身队第八大队。10日,钦防两县部队集中那梭炮台村整编,成立“农民翻身总队”,政委谢王岗、总队长朱守刚、副总队长刘镇夏、政治部主任卢文、参谋室主任陈江。9月,防城部队改编为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第20团,团长沈鸿周,政委彭扬,副团长刘镇夏。

“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和组建部队的成功,一举摧毁了防城县东南部沿海的3个乡镇的反动政权,开仓济贫,镇压敌特地霸,推动防城县武装斗争,加速了十万山游击队根据地的建设步伐。“三光企”起义是粤桂边区恢复公开武装斗争后的一次行动早、影响大、战果好的成功的武装起义,在粤桂两省影响很大。1947年6月1日的香港《华商报》登载的南宁通讯写到“防城及十万大山方面庞大的民变的发展,大大震动南宁……。”

“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和随后的反“围剿”的艰苦岁月中,农民翻身总队大队长刘镇夏, 1949年5月14日在林潭与国民党搜索队遭遇激战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副大队长杨立和正副连长吴子寅、陈彪兴、莫培光、吴枢华、刘贯贤、徐春田等50多名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缅怀先烈,抚慰英魂,教育后人,中共港口区委、港口区人民政府投资120万于1996年开始建造“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经过一年的建设,碑体、台阶、绿化等工程于1997年相继完成。

纪念碑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大岭山顶上,建筑面积为15亩,纪念碑身高22.9米,碑身的造形呈方形,高高耸立,昭示着革命者顽强不屈的精神力量,记录“农民翻身闹革命”的光辉历史。碑身正面镌刻着“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12个金色大字,背面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四周用大理石铺设,正面雕刻着烈士英名录,后面碑文概述了“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碑座两侧雕影再现了当年三波、光坡、企沙三个乡的农民夺取敌人阵地和刘镇夏等同志带领革命队伍开展武装斗争的情景。1997年,中共港口区委、港口区人民政府、港口区武装部确定“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为港口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被防城港市正式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浏览人次:4872 更新日期:2020-06-24

<上一篇: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下一篇:演丰地区人民革命纪念园>

声明:
1、本站文章内容仅代表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2、未经授权,本站所有图文禁止任何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3、本站培训均由专人负责并签订法律合同,若遇冒充本站乱收费行为,请及时与本站官方反馈。举报邮箱 337599110@qq.com。

  • 学习心得
  • 培训案例
  • 相关推荐
  • 合作机构
  • 我刚看过

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咨询电话: 400-025-6988
联系地址:中国南京市和燕路289号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扫码入群咨询
全国培训方案
免费提供报价
解决棘手问题
线上线下课程
专业正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