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成立于1953年,占地面积123亩,现有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征集与收藏、陈列展览与宣传教育机构,考古勘探、发掘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国家文物局挂牌的饱水漆木器保护基地,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现有藏品24万余件(套),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套),尤以商周青铜器、楚秦汉漆木器与简牍、先秦及明代藩王墓出土的金玉器为特色。为了更好突出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新馆设置有“楚国八百年”“曾侯乙”“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越王勾践剑特展”“梁庄王珍藏——郑和时代的瑰宝”“八音和鸣—音乐文物展”6项常设专题陈列。
其中,“曾侯乙”新展厅共设上、下2层,分为“敬天崇祖”“金声玉振”等7个部分,多角度阐释曾侯乙文物,体现古代礼乐文明。搬入“新家”的曾侯乙编钟,在星空穹顶的映衬下,尽显浪漫气质,供观众多角度观赏。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览主要以10余年来曾国考古成果为主线,揭示曾国从在江汉地区独领风骚到滋养楚国、最后融入楚文化的发展历程。2019年,从日本成功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位列其中,并将长期在武汉展出,这是近年来中国在国际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实施跨国追索的价值最高的一批回归文物。
“楚国八百年”展览从物质到精神、从文献到文物,全面展示楚国的历史和文化。“梁庄王珍藏——郑和时代的瑰宝”展览“升级”到近1000平方米的展厅,观众可从璀璨夺目的梁庄王“珍藏”,窥见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件“国宝”越王勾践剑陈列于单独设置的展厅,通过多媒体手段详述越国历史,介绍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科技成就,更加贴近观众需求。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湖北是董老的家乡,董老为湖北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早在1920年,董老在湖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第一批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组织之一。1921年,他和毛泽东等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回到家乡建立和发展党组织,使得马克思主义在鄂东地区得到极大发展。
董必武是一位信仰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同时也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创作了大量旧体诗词,语言凝练,意象生动,是其革命生涯的重要记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进程,是一部难得的革命史诗。董必武还是党内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功底深厚,楷书凝重端庄,行书清新飘逸,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其诗作和书法相得益彰,将诗意与书艺完美结合,具有极高欣赏价值。
此次展出的近百件手迹,绝大部分是董必武在各地参观、视察时题写,或应请书写,或家属留存。其中,《为上海一大会址题词》是董必武书法手迹的重要代表。1956年大年初一,70岁高龄的董必武重访中共一大会址,为纪念馆作了两幅题词,其中一幅就是“作始也简,将毕也钜”,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博物馆馆名正是董老题写,在此次展览中予以展示。该馆珍藏的发行于1948年12月的第一套人民币票样,票样上的行名也由董必武亲笔题写。
湖北省博物馆以建设开放新馆为契机,围绕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传播核心功能,当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做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主力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