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馆位于皇姑区黄河北大街266号,总面积约800平方米,由序厅、六个单元和尾厅部分构成,六个单元分别是“苦难童年”“刻苦钻研技术”“无私奉献”“毛主席的好工人”“永葆工人本色”“走进新时代”。另有事迹馆一楼至四楼走廊和部分空间作为事迹馆展陈内容的延伸部分。在呈现图片资料及实物的同时,尉凤英事迹馆中的《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专题片,更加详实地记录了尉凤英跨越几个时代的奋斗历程,以此嵌入事迹馆展陈内容中,作为简述和集中参观、座谈、研讨和交流课程。将尚未容纳事迹馆中的相关内容,通过专题片的方式给予表现。
尉凤英是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劳动模范,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届中委,第十一届候补中委。曾任辽宁省和全国妇联领导。1977年回辽宁省做基层工作。她外在的朴实无华和精神世界的光彩夺目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对工作投入了火一般的热情,先后13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4年被党中央命名为"毛主席的好工人",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1953年,20岁的尉凤英进入东北机器制造厂当工人。她勤奋好学,钻研技术,大胆革新,进厂第一年就实现两项技术革新,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仅用247天。当时厂内的冲床还是由手工送料,技术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低。
尉凤英大胆尝试,成功地将手工送料改为自动送料,提高工效5倍,使冲床工序仅用21天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量。1960年,她又完成纱锭轴承垫圈的工艺,由车制改为冷冲压加工,提高功效14倍。 从1957年至1965年,尉凤英和身边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完成技术革新项目707项,创造价值185.5万元。她以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仅用434天就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生产任务。 从1980年起,尉凤英担任航天部沈阳139厂副厂长、工会主席。沈阳市总工会和国防工业工会先后评选她为"模范职工之友"和"为推进改革搞活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