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为温泉汤池。远在周代时是露天汤池,名“星辰汤”,秦时在此建“骊山汤”,北周武帝令大冢宰文护建造“皇汤池”。唐时即在此大规模修建宫苑,初名“汤泉宫”,后改“温泉宫”。唐玄宗时,“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建造了“华清宫”,而华清宫内的汤池,亦名为“华清池”。韦应物的《温泉行》中有“蒙恩每浴华池水”之句。白居易《长恨歌》中更明确地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虽然华清宫于唐以后废毁,但温泉水却常流不衰,使得“华清池”的名称流传至今。1956年8月6日,华清池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前,华清池十分简陋,仅有20多间房子,而且多为清时所建,卫生条件极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差不多每年都对华清池进行修缮。1955年,增加了单双人浴池室数十间,1956年重修了贵妃池。1959年7月,西安市县两级政府组成陕西省临潼县华清池筹建处,对华清池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此次扩建,是以唐华清宫风格并按照华清池所在地的具体条件进行设计的,总投资108万元。就整个扩建工程由8月10日动工,历时48天,到9月28日主体工程飞霜殿及其他27项工程全部竣工。今华清池西区的湖池、宫殿、亭台廊榭和东区一部分重大建筑都是此次扩建工程完成的,由此确定了华清池的格局。1970年又于东区增建新浴池25间,1973年改建华清池大门,以后又实施了增建宾馆、设置餐厅等一系列扩建工程,使华清池日益健全,吸引着四方游客。今日的华清池功能“不似华清宫,胜似华清宫”,正如郭沫若在游华清池诗中所说:“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不再是帝王寻欢作乐之处,而为广大人民游览的乐园。郭沫若诗中所写的“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民庶尽天王”道出了华清池今昔的实质性变化。
今日华清池,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大体分为西区和东区,东区又分为南北两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