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昌市地名志》记载:大士院巷,在市区西部。东起胜利路,西至榕门路,长360米,宽3.1米。当时此处有一供奉观音大士的寺院,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清康熙年间称大悲院,道光年间改称大士院,巷亦名大士院。1966年与积谷仓合并为建国街。1973年复称大士院。1987年增加通名,称大士院巷,是原德胜门内最繁华地段。
大士院还承载着红色历史记忆。1927年7月31日晚,八一起义前夕,朱德选在大士院32号嘉宾楼设计摆酒宴和国民党军官组“麻将局”,拖住南昌城守军两个主力团的团长以及副团长,为起义的胜利赢得了时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士院盖起如今这片住宅区,每天来往着卖菜的商贩、过早的居民,老南昌烟火气正是在人们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与凝聚。而如今,“修旧如旧”的大士院街和半步街形成的十字交叉区域,已然成为市井生活气息极浓的核心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