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政和县石圳村的规划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为核心,通过多维度整合资源,实现了从“垃圾村”到国家4A级景区的蜕变。
一、总体发展定位
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区
依托七星溪河谷及古码头遗址,结合白茶文化、朱子文化、紫薇文化等资源,打造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农业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型景区。
中国白茶小镇
以白茶产业为核心,建设白茶博物馆、白茶工坊等设施,形成茶文化产业链,推动“茶旅融合”发展。
二、空间布局与核心项目
古村落修复与保护
修复古码头、古渠、福兴寺等历史建筑,保留明清时期的庄场、茶庄、药铺等遗址。
疏通2000米古水渠,恢复七星井、豆腐坊等传统生活场景,重现宋代古村风貌。
旅游功能区划
文化体验区:包括朱子书院、廖俊波先进事迹馆、白茶工坊,突出传统文化与红色教育。
生态观光区:中华紫薇园(50亩)、葡萄采摘园、白茶广场等,结合农业休闲与自然景观。
商业服务区:打造仿古酒肆、民宿集群、特色餐饮街,提供沉浸式古埠体验。
三、产业发展策略
白茶产业链延伸
引入茶企建设标准化茶园,开发白茶研学、手工制茶体验等项目。
举办“赏紫薇·品白茶·寻朱子”主题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乡村旅游经济
成立“石圳湾旅游开发公司”,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共享旅游收益。
发展民宿经济,如“正在此间”民宿项目,完善住宿配套吸引游客。
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交通优化
连接宁武高速及县城主干道,设置旅游班车专线,完善景区导览系统。
智慧化改造
实施“管线改造和集成控制工程”,提升景区数字化管理水平。
生态治理
建设污水处理池、垃圾回收站,推广清洁能源,确保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
政府引导与资金投入
通过省级美丽乡村、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项目争取政策扶持。
村民共建共治
妇女主导成立“巾帼理事会”,带动全村参与环境整治与运营管理。
六、未来规划方向
环石圳湾产业带:联动周边村镇发展白茶加工、物流等配套产业,形成区域经济集群。
国家二级博物馆:建设中国白茶博物馆,打造文化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