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革命公墓,又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1] ,是全国规格建制最高、声名最著、红色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园林式公墓 。 八宝山革命公墓占地150亩,位于北京西部石景山区,八宝山南麓,西长安街北侧。解放后,在明代护国寺基础上改建,主要用于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革命烈士、国际友人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朱德、董必武、彭德怀、任弼时、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革命伟人去世后安葬于此 。2019年8月,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正式落成 。 它是明朝永乐初年皇帝专为保护司礼太监钢铁墓而赐建的。历代战乱都没有祸及到它,成为太监们安居的一处世外桃源,当地的人都叫它太监庙。1946年,国民党政府将这里改建为忠烈祠。1949年,忠烈祠共占地80亩,有殿堂、房舍57间,附属房舍84间。被民政局接管后,祠内的50余名道士和太监全部迁出。褒忠护国祠内殿堂部分被改为骨灰堂,庙观四周则被辟为墓葬区。1949年后,成为中共领袖的长眠地。 建国之初,革命公墓的建设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49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即遵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因中国革命而牺牲的烈士兴建陵园,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和秘书长薛子正具体负责筹备工作。多方勘察后,京西八宝山南麓的褒忠护国祠被选中。当时寺内还住着一些道士和太监,在将护褒忠护国祠辟为墓地的过程中,曾遭到道士和太监的抵触。 [7] 1950年初步建成,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八宝山建筑格局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设计。一直用于安葬我国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民主党派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著名科学家、文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国际友人、革命烈士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整个墓地在苍松翠柏环抱中,庄严肃穆,200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