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8月,驻扎湘、赣两省的敌军合谋“会剿”井冈山。红军凭借黄洋界哨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天险,利用漫山遍野的毛竹,制作竹钉埋在哨口通向山下的路旁草丛中。同时,将滚木礌石推下山坡,乱敌阵形。战斗中,敌军发动多次进攻,却始终无法接近哨口。大小五井赤卫队等群众武装力量埋伏在附近山头,配合红军作战。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誓死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到当年红军战士阻击敌军的哨口,巨石和木头还在,战壕遗址还在,见证战斗胜利的参天古木还在,沐浴辉煌的那尊迫击炮还在。那载入史册的隆隆炮声,仿佛又在我的耳边响起。这场创造奇迹的战斗,如今已经成为一段经典的历史,为人们所铭记。哨口下,一条崎岖的山路向山谷里延伸。山路狭窄,只容一人行走,齐腰的青草在路两旁恣意生长,有的路段甚至被小草所掩盖。当年,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将士从宁冈运粮到井冈山上,以防被敌人长期围困。他们正是行走在这条崎岖的小道上,每天都要翻越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黄洋界高峰,并且,是背着或挑着几十斤重的稻谷。由于敌人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异常艰苦,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红军将士依然豪迈乐观地生活与战斗。他们一次次挑粮上井冈,一次次击碎了敌人的围困,无所畏惧地在这陡峭的羊肠小路上创造了历史的奇迹。
在黄洋界保卫战中,红军指战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使敌军始终陷于茫然失措、被动挨打的战争迷雾中。据险固守与主动防御相结合。8月29日,留守井冈山的红四军第31团首长朱云卿、何挺颖等会同湘赣边界特委同志召开作战会议,作出战斗部署:由第31团第1营第1、3连守卫黄洋界哨口,第32团第2营和特务连、酃县赤卫队守卫八面山等4个哨口;另由第32团第1营、宁冈赤卫大队和第31团第1营第2连在山下主动游击袭扰、牵制敌军,捕其哨兵、断其交通、截其粮草,使敌后方不固,疲于应付,难以集中全力进攻。正面阻击与侧翼奇袭相结合。红军以第31团第1营第1连负责阻击大陇方向之敌,以1个排的兵力在前沿阵地正面阻击,另2个排隐蔽部署在侧后翼,以掩护、接替前沿排,在敌进攻近前时从侧后对敌实施反冲击。此外,大小五井赤卫队等群众武装力量隐蔽在附近山头,在敌进攻时从敌侧翼、后方居高临下用单响枪、鸟枪、土制手榴弹、滚木礌石等袭击敌人,使进攻之敌陷于四面楚歌之境。英勇战斗与巧布疑兵相结合。针对井冈山兵力空虚的现实,红军指战员在扎实备战、顽强阻击的同时,使出了一招“空山计”,智退敌军。8月30日下午,敌吴尚部发起新一轮猛烈进攻。其时,红军将仅有的1门刚修好的迫击炮运至黄洋界哨口,瞄准射出仅有的3发炮弹,唯一成功爆炸的炮弹精准命中敌设在腰子坑的前线指挥所,对敌指挥系统造成很大打击。同时,隐蔽在附近山上的大量群众摇旗、呐喊、吹号、在铁桶中点燃鞭炮,一时间土枪、土炮、滚木、礌石、子弹和冲杀声、冲锋号声以及铁桶鞭炮发出的“机枪声”铺天盖地,营造出漫山遍野是红军的假象。敌误以为红军主力已回到井冈山,不敢再继续进攻,趁夜退回酃县。
广大农民群众为保卫革命果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红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御强敌。战前,宁冈县委领导根据地群众坚壁清野,使敌“给养无法接济”,难以持久作战。曾参加黄洋界保卫战的刘型回忆说,敌“进入我早已坚壁清野的宁冈,无粮、无柴、无菜,加上我赤卫队的骚扰,找不到向导,派不出侦探,哨兵被摸掉,两眼漆黑,两耳又聋,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战斗准备中,青壮年男子组成的赤卫队、暴动队等群众武装与红军一起打石头、锯滚木、赶制土炮和土地雷、修筑工事;妇女、老人砍毛竹、削竹钉;少先队、儿童团手持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严防敌探;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夜之间就配合红军奇迹般地筑起几里长的竹钉阵,完成所有工事准备。在战斗中,群众组织支前队为前线送水送饭、看护伤员;运输队、担架队向哨口运送作战物资、向后方运送伤员;赤卫队、暴动队等群众武装则直接参与战斗、配合红军歼敌。大量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参战,极大弥补了红军守卫兵力的不足,铸就了保卫黄洋界的铜墙铁壁,使敌铩羽而归。毛泽东得悉黄洋界保卫战胜利,欣然命笔,留下脍炙人口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