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少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冲,就读的第一所学校,就是湘乡的东山学校。
东山学校始建于1895年,由湘军将领、新疆首任巡抚刘锦棠倡修,初名“东山精舍”,后经多次更名。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为“东山学校”,沿用至今。东山学校建校之始便废科举、兴新学,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走出韶山冲、踏上革命征途的第一站,也是开国大将陈赓、谭政,著名活动家易礼容,著名诗人萧三,杰出学者萧子升、黄国璋、汤璪真,革命烈士毛泽覃、杨幼麟等仁人志士早年求学之所,可谓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深具爱国传统和革命渊源。
1910年秋,未满17岁的毛泽东挑着行李,从家乡韶山冲步行20多公里来到东山学校求学。当时学校是春季招生,而毛泽东错过了入学考试的时间,入秋才来,所以守门人不由分说就把他拦了下来。
但少年毛泽东没有就此放弃,他挑起行李径直往里闯。时任校长李元甫正好从此经过,他对毛泽东说:“如果你有真才实学就可以考虑录取你。”李校长给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叫《言志》。守门人拿来文房四宝后,少年毛泽东立刻奋笔挥毫,直抒胸臆,一篇一千多字的文章一气呵成。
李堂长先是被那工整的蝇头小楷所吸引,当他看完文章后,更是被其中救国救民的热情和志气所感染,于是在李元甫的极力争取下,少年毛泽东终于被破格录取了。
在东山学校,毛泽东心忧天下,博览群书。在这里,他大量阅读了《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宣传进步思想的书刊,像一块海绵一般尽情地吸收着思想的源泉活水。
打北阙屋仰望着红底黄字的“东山学校”门匾而入,迎面便是一圈环绕着的水面,人言便河。隔水相望,对面就是大群的古朴建筑。沿着石板路复行数十步,一座石桥横跨便河,在南侧的桥根处,有一口称作“莲泉”的古井。
那个夏天,苦学之后、锻炼之余路过古井的毛泽东,心忧天下,立志报国。少年毛泽东给自己取名“子任”,即以天下革命大业为己任,他在走出韶山的第一步就立下雄心壮志,要“改革中国与世界”。
莲泉的井水汩汩入河,便河的河水潺潺随涟,涟水直奔至湘江北去,那一份诗情,就夹杂在这一汪井泉中,渲染着湘江的一番情愫,最终奔流入海。
在东山学校的旧址里,陈列着毛泽东求学时的课桌,还有他曾使用过的教室和寝室。在东山学校求学半年后,他就离开这里奔向了远方,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
而青年毛泽东在东山学校艰苦求学的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在此求学的后辈们。感受到那种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