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是沙家浜红色资源的核心和精髓,初建于1971年,新馆占地6400多平方米,紧扣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两大主题,利用半景画和声光电科技展示手段,做到移步易景,寓教于乐,把历史图片和仿真环境,实物展示与动态互动相结合,真实生动的再现了沙家浜革命斗争史实,每年接待各级党政领导、全国各地的新四军老战士、党团员、青少年、部队官兵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超过200万人次。
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新四军战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谱写了壮丽的战斗诗篇。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中,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和一件件陈旧的历史遗物将大家仿佛带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通过瞻仰烈士遗物,聆听江抗历史,党员干部们重温了沙家浜地区新四军和民兵的抗战历史,回顾了当年阳澄湖畔芦苇荡里的革命风云,感受战争时期共产党员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分散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9年,新四军确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随后,陈毅指派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东进,一路挺进到阳澄湖畔,以芦苇荡为掩护,前后开展了19次武装斗争,其中夜袭虹桥机场炸毁4架日军飞机在当时影响甚广。
在多次的战斗锤炼中,“江抗”队伍从最初的700多人迅速发展到5000人,引得国民党不断向新四军军部施压,并提出了“向西撤离”的无理要求。为了顾全大局,1939年10月,“江抗”西撤并准备向苏北发展,在阳澄湖畔留下36个伤病员。留下的部队组建了“新江抗”,在当地群众的配合和帮助下,一边养伤一边与敌人周旋,为革命的胜利保存了“芦荡火种”。沪剧《芦荡火种》与现代京剧《沙家浜》即取材于36名新四军伤病员藏身芦苇荡,在当地群众掩护下,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历史。
“垒起七星灶,铜鼓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开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上述两段唱词出自《智斗》,是现代革命剧,八个样板戏之一的《沙家浜》里的唱段。京剧《沙家浜》的前身是沪剧《芦苇火种》,1963年经北京京剧团的改编,几易其名,最终由毛主席定名为《沙家浜》。剧情主要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新四军某部指战员郭建光带领十八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忠义救国军”的司令胡传魁和参谋长刁德一假意抗战,暗投日寇,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和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巧妙掩护新四军伤病员伤愈归队,并配合新四军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继续为解放江南大好河山奋战的故事。该戏曲在六七十年代广泛传播,后来又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
由于京剧《沙家浜》的影响,沙家浜这个地名也因此闻名全国,在沙家浜镇附近建有沙家浜风景区,外围附近有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常熟禁毒教育馆和常熟沙家浜廉政教育馆。京剧《沙家浜》中的故事情节便是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
首先是瞻仰广场,广场正中央是“军民鱼水情”的主题浮雕。广场两旁有18根姿态各异的自然石,据说是象征18名新四军伤病员。进入纪念馆后,可以看到纪念馆的展出内容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今日沙家浜等。
如果没有老百姓的配合,这些伤病员如何躲过敌人的搜捕?如果不是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哪里又会有《沙家浜》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由此可见,抗战,不仅仅是军人的抗战,更是百姓的抗战,有了百姓的加入,我们的力量才会变得更加强大。最后的事实也证明,只有大力发展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抗战意识,将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才能够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经过改陈后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再次对外开放,以更加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新颖的展示形式,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南人民顽强抗日的历史史实,丰富了沙家浜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看到当年苏常太人民艰苦的战斗条件,深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